法律视界

PERSPECTIVES

企业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12-13 点击量:

本文刊发于《科学新生活》2023年第11期


摘要

企业破产清算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,需要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内部控制框架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有助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,减少风险,提高清算效率。本文旨在探讨企业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,并提供相关建议。

【关键词】企业破产清算,内部控制框架

【引言】在破产清算过程中,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和处置、保障债权人利益、合法合规地进行程序,以及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。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框架能够帮助企业清晰界定职责、规范操作程序,并确保清算过程中的信息准确传递,从而保护各方利益,维护社会经济秩序。


一、企业破产清算的意义

企业破产清算是一种有序解散企业并分配其资产的法律程序,其意义在于处理那些无法继续经营的破产企业,以实现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。

首先,企业破产清算的意义在于处理无法继续经营的破产企业,维护债权人的权益。在经济运行中,由于市场竞争、管理不善、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,部分企业可能遭遇业绩下滑、负债累积,无法维持正常运营。此时,通过破产清算程序,将企业的资产变现,将收益按照法定顺序优先偿还债权人的债务。这种程序化的处理方式确保了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护,避免了资产被挪用、非法转移或不公平处置,增加了债权人的信心和合作意愿。

其次,破产清算有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。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果破产企业无序解散或自行清算,可能导致大量拖欠债务、无法承担责任的情况发生。这不仅会对债权人造成损失,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恶性循环。通过正规的破产清算程序,可以确保破产企业的债务得到公平合理的处理,维护社会经济秩序,减少社会负面影响。

第三,企业破产清算还有助于释放资源,为新的经济活动和创新创造空间。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,破产清算能够清除市场上低效、不健康的企业,减少无效资源的浪费。这些资源可能被更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所吸纳,推动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。


二、企业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

1、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

企业破产清算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确保整个清算过程透明、规范和高效的重要基础,它涵盖了组织结构、职权责任、企业文化、制度政策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。在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,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至关重要,它不仅能够保护各方利益,还能有效地管理风险,确保资产合理处置,为整个清算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。在清算过程中,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的合作,因此需要明确每个部门和个人在清算中的角色和职责。确保清算管理团队的有效沟通与协作,避免信息传递和责任落实出现偏差,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。清算过程中,管理层的作用至关重要,他们需要对整个清算过程进行有效的决策和监督。明确管理层的职责,确保他们对清算风险和挑战的认识,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压力。


2、风险评估与控制

风险评估旨在识别和分析可能影响清算过程的各类风险,包括法律风险、资产处置风险、债权人利益冲突等,以便清算管理层能够提前预知潜在的风险事件,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。清算管理层应当仔细分析破产企业的经营状况、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,明确可能导致清算失败或延误的风险因素[1]。这可能涉及到涉诉纠纷、债权人权益保护、资产评估与处置难度等问题,需要充分考虑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和标准。一旦潜在的风险被识别,清算管理层需要与相关专业人员和法律顾问进行充分沟通,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计划。这可能包括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、采取法律措施化解纠纷、与债权人协商达成一致等。风险应对策略需要因风险的不同而灵活变化,以适应清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。清算管理层应当设立专门的风险预警部门或委员会,负责监测清算过程中的风险指标和风险事件,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信号。一旦风险预警信号触发,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控,以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。通过合理规划资产处置时间和方式,避免集中出售可能导致市场冲击的大宗资产。同时,设立专项风险管理部门,加强对风险事件的监控与管理,提高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专业性。此外,建立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,对关键环节实施更严格的控制,以确保清算过程的稳妥进行。


3、控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

在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,控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确保清算程序规范、高效进行的核心要素。它涵盖了明确的程序和操作流程、针对性的风险控制、建立责任制、监督与评价以及有效的信息披露和沟通。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。在破产清算中,涉及众多环节和步骤,如资产评估、债权人确认、财产处置等,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指南。制定标准化的流程,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,可以避免混乱和延误,确保整个清算过程有序进行[2]。每个控制措施都应指派明确的责任人,确保他们了解其职责和权限。这些责任人负责控制活动的实施和监督,及时报告和沟通相关情况,以便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。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或委员会,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。通过内部审计、外部评估或独立专家的审查等方式,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,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。


4、 信息与沟通

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有助于避免误解和争议,增进各方之间的理解与合作,为清算过程创造良好的环境。清算管理层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、报告和传递机制,以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、完整和准确。相关信息应及时更新,并向各方公开,避免信息滞后或隐瞒。只有在信息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,各方才能更好地了解清算进展和相关情况,从而作出理性决策。

清算管理层需要积极与债权人、员工、供应商等各方进行沟通,倾听他们的关切和需求。通过召开定期会议、发布公告、回应咨询等方式,确保信息传递的双向性和多样性[3]。这样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,减少误解和猜测,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。在破产清算过程中,各方可能会对清算方案、资产处置方式等方面产生疑虑和争议。清算管理层应积极解答疑问,提供合理解释,并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,尽量达成共识和妥善解决分歧。


5、监督与评价

通过内部审计、外部评估等方式,发现控制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,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,以提高清算过程的管理水平和效率。首先,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或委员会对于监督与评价至关重要。这个机构应该由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的人员组成,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。监督机构的职责是全面监控清算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,评估其有效性,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。其次,监督与评价过程需要注重全面性。它不仅要关注控制的执行情况,还要关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也就是说,不仅要确保控制措施按照规定进行,还要评估这些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控制的目标,即减少潜在风险和确保债权人利益得到保护。监督与评价的手段多样,其中内部审计是一种重要的方式。内部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活动的一种保证与咨询活动,它通过系统地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、控制和治理过程,帮助清算管理层识别问题和改进措施。此外,也可以考虑借助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,以获取更客观的评价结果。

【结束语】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们应继续加强对内部控制框架的研究和改进,不断提高清算管理水平,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。只有如此,我们才能在破产清算中真正实现公平、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。


参考文献:

[1] 于淑媛.企业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[J].财经界,2015(18):97-98.

[2] 袁帅.论企业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[J].中国注册会计师,2012(10):74-80.

[3] 闫佳佳. 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研究[D].首都经济贸易大学,2012.




Copyright◎2021 www.rhrlawye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2022013581号-1Powered by CE Utimate

返回顶部